三星堆新一轮直播即将启动,,现场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正趴在移动工作台上忙碌着。
移动工作台停留在青铜神坛的斜上方。这件国宝级重点文物,早在去年7月便已从坑中露头,但相关工作进展一直相对缓慢,或许因为它的结构实在太复杂,并且每个缝隙中都填满了土。
赵昊正在清理神坛底部的泥土
赵昊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神坛底部的泥土。“这个(底座)下面有点儿稀碎了,需要取出来后送去文保中心修复一下。”他一边说,一边拿着一个尖头塑料瓶,往土上喷水——不含氯离子的纯净水。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神坛台基里的土不是装进去的,而是神坛被扔进坑后,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慢慢“填”进缝隙里去的。“这个坑靠近表面的位置是灰烬层,灰烬层里的土很多是带红烧土块和炭屑的。红烧土块本身就特别硬,干了之后就更硬。”他说,“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不断往土里加水软化,方便掏土。”
他补充说,哪怕是硬土也可以一点点掏掉,但弊端是容易在这一过程中把掏土的力道传导到神坛底座的青铜衬板上,从而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任何可以避免的人为损伤,当然要尽量避免。
青铜神坛
据赵昊介绍,现在8号坑里露出的这部分神坛主体虽然仍不完整,但可以看出其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最下面是方形台基,方形台基上有12个小人,分为3组,每组4个人,动作和服饰各异。“有的是跪坐的,脸朝外,双手呈持握姿态;每一面的正中间还各有一个坐姿的人,发型和身上的衣服都很特别;另外还有4个人跪在立柱上,肌肉线条明显,很强壮的样子。”他一边指着神坛的底座一边讲,“他们扛着轿子一样的东西,上面抬着小神兽,小神兽还骑着人。另外小神兽的尾部和胫部之间还有一个人跪在那里,但这个人从腰部以上断掉了……”
这座神坛已暴露出的部分高约90厘米,算是神坛的“下半身”,至于“上半身”,目前还没有看到。赵昊说,按照这件器物的造型估计,其完整高度可能在1米55以上,差不多是一个成年女性的身高。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是2号坑的神坛残件及其复原部分。那个神坛和这个8号坑里的造型完全不同,确定是两件各自独立的器物,而不是同一座神坛的不同部分。”赵昊说,“8号坑的这座神坛,要比1986年2号坑出土的那件完整很多,也大很多,2号坑出土的那座神坛完全复原后,也才60厘米高。”
他还提到,两座神坛上都有“吹风机嘴”造型的神兽,但2号坑的神兽身高不足10厘米;而8号坑这件神坛上的神兽足有20厘米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huangxingfu,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1125.cn/archives/4692.html